据MIR睿工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放缓,全年销量累计28.3万台,同比微增0.4%,总体来讲,到2023年底,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去库存”已进入尾声,预计2024年市场进入低库存周期,市场需求待复苏。
放眼国内工业市场,企业面临升级换代、自动化取代人工的趋势,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在经济形势严峻的考验下企业如何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了摆在企业眼前的一大难题。
对比往年,2023年全年各机型出货量都不及预期,但并联机器人的发展却迎来了行业人士的瞩目,年均50%-70%的市场增速,逆市场现状发展的势头,都意欲说明并联机器人的市场潜力正在不断释放。
但随着国产并联机器人价格的进一步下探,以及应用行业的不断拓展,据最新报告“全球并联机器人市场报告2023-2029”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并联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3.2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3.0%。
作为工业机器人中重要的一款机器人结构,并联机器人以其结构优势:运动惯性小、占地面积小、刚度高、重量轻、累积误差小、控制精度高和速度节拍快等优点,正在获得市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大在生产线中使用并联机器人。
•并联机器人优势突出,应用领域广阔
并联机器人在上世纪90年代才真正引起广泛注意,因其刚度高、速度快、柔性强、重量轻等优点,在食品、医药、电子等轻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在物料的搬运、包装、分拣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在市场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联机器人已成为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的新生力量。
▪包装
当前的消费者对包装的要求正越来越高,但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失,整个包装环节的自动化出现大量的人口空缺,而包装产品,尤其是袋装产品,由于材质等各方面原因,并不利于传统串联机器人的理料。相比之下,并联机器人的优势则在于通过前段的物料识别,可以高精高速的把产品放到指定的位置,大量的替代人工。
▪分拣
工业并联机器人具有较高的分拣速度。比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大量的食品进行分拣和装箱。传统的人工分拣方式效率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生产的需求。而工业并联机器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食品的分拣和装箱工作,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搬运
并联机器人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是搬运重物。由于并联机器人的稳定性高、操作精度高,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并联机器人在包装、分拣、搬运三个领域均展现出高速度、高精度、高柔顺性、高适应性等特点,尤其适用于需要快速、精确处理大量物品的自动化生产线和物流系统。其优异的性能和灵活的应用能力,使其成为现代制造业、物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重要工具。
总之,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多,未来并联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同时也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更多并联机器人详细信息、实时报价,欢迎咨询客服了解
•国产并联机器人的探索之路:逐步占据主动权
近年来,并联机器人市场基本上由发那科、爱德普、ABB等企业占据,国产化率基本稳定在25%左右。在外资品牌加快对中国并联机器人市场布局的同时,国产品牌也不甘示弱,逐渐活跃在并联机器人市场。凭借性价比的优势和新的应用领域开拓,国产并联机器人率先和外资品牌展开较量。
翼菲机器人
翼菲,成立于2012年,从并联机器人切入工业机器人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供应商。翼菲科技实力雄厚,目前拥有两百余项国家专利技术,并取得自营进出口权。连续8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0%以上,2022年已完成D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4亿多元。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进入并联机器人领域的企业,翼菲自主研发的迅翼系列高速并联机器人多项性能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实现了高性能工业机器人本土产业化,打破了国外产品对于国内市场的垄断,稳定性及性价比也得到了市场以及各行业龙头客户的认可,如今已经占据国内并联机器人较高市场份额并在业内颇具影响。
目前翼菲已在优势应用行业开发完成800多个应用案例,是少数几个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供应商名录的中国机器人本体品牌公司,与联合利华、东阿阿胶等多家食品、药品、电子、日化、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半导体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翼菲机器人产品现已遍布国内百余个城市,并且外销欧洲、北美、拉美、东南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点击进入翼菲企业站
•国产并联机器人如何实现逆风翻盘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产机器人如何逆风翻盘?
近年来,并联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逐渐拓宽,在物料搬运、包装和分拣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没出现高速发展的原因,笔者分析,对于技术上的难点仍需攻破,应用端不能将并联机器人的功能最大化发挥,故优势不能完全体现;虽然应用场景广泛,但许多场景还未开拓,况且近年来,市场行情处于下滑状态,所以,未来能不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市场表现,还需要谨慎判断。
再者因为历史和技术等原因,外资品牌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外资品牌实际上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年来,笔者屡屡听闻诸如此类新闻:某些国产并联机器人企业聚焦技术创新,全力攻坚关键技术难题,成功打破外资品牌的技术垄断;某企业积极拓展应用场景,针对电子制造行业的需求推出高精度、高效率的并联机器人产品,成功赢得众多订单,市场份额大幅增长……这些成功案例无疑充分证明了技术和质量提升对于国产机器人逆风翻盘的重要性:价格一降再降并不能成为主要优势,技术和质量的提高才是核心价值!
-ky体育官方平台(中国)官方网站